乳化液废水处理排放

2018-04-03

   含油乳化废水是一种处理难度较大的废水,在大型钢铁企业、机械加工业中大量存在。虽然在近十儿年里,处理技术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随着各行各业对轧制板材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型钢铁企业都在钢材表面涂层技术和钢材表面洁净技术上做了大量的技术改进,尤其是为了保证高附加值产品在轧制过程的质量稳定,所采用乳化液中的乳化油分子量越来越小,乳化剂组成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轧钢废水的污染成分产生了质与量的变化,对现有的处理技术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在冷轧液、切削液中添加的表面活性剂大部分是烃基化合物,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脂及酸皂、甘油一酸脂、乙二醇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醚键型与脂键型以及阳离子型的胺盐、四胺盐等。这些表面活性剂从结构上看是两性物质。它的一端是由碳氢长链等组成的非极性憎水基团,易溶于油中;另一端是极性亲水基团,易溶于水中。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得原本是非极性憎水型的油滴变成了带负电荷的胶核。由于极性的影响和表面能的作用,带负电荷油滴胶核吸附水中带正电荷离子或极性水分子形成胶体双电层结构。这些油珠外面包有弹性的、有一定厚的双电层,与彼此所带的同性电荷相互排斥,阻止了油滴间相互碰撞并大,使油滴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于水中,油滴粒径在0.1~25微米之间,在水中呈乳浊状或乳化状。由于表面活性剂降低了体系表面自由能,使体系界而总能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同时还由于双电层和同性电荷的存在使含油乳化废水较难分离。

   乳化液废水处理排放技术是超滤膜处理方法,无需进行破乳就可以使废水进行油水分离,大大减少了破乳费用。近年来膜处理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方面快速发展先后涌现出有机超滤、反渗透等多种膜处理技术。我公司一直致力于膜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研究根据不同行业的含油废水特点开发出纳滤膜的处理技术。纳滤膜因其具有精度高耐污染极易清洗,在多种含油废水实验和现场实例中都取得良好的表现成为处理含油废水的相当好选择。在超滤膜将含油废水中的油脂拦截后,出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污染物需要进一步处理。在更高精度的膜处理中纳滤膜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纳滤膜拦截分子在1000道尔顿以上拦截去除绝大数溶解污染物。超滤膜+纳滤膜的组合处理工艺在含油废水处理中在很大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