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河北省对外公布《河北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展情况》(以下简称《整改进展》)。《整改进展》显示,根据反馈意见梳理出的47个具体问题,截至2016年年底,计划于2016年完成的41个(其中立行立改、长期坚持的3个,持续改善的1个)已经全部完成整改,计划于2017年完成的6个问题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河北省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的首个省份。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河北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并形成督察反馈意见。“河北省是全国首个完成督察、反馈、整改和公开整改进展的省份,为其他地区的整改和后续公开整改进展作出了表率。”中科院科技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同时需要反思我们的发展模式如何从过去GDP导向为主过渡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新阶段。
《河北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具体问题整改进展情况》(以下简称《具体进展》)指出,河北省组织测算得出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影响全省GDP增长1.75个百分点,测算方法不合理。自2016年起,已取消大气污染防治对全省GDP影响的分析测算。目前已完成整改。
《具体进展》称,一些地方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懒政、惰政的情况较为突出,环境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需尽快解决。
自2016年5月以来,河北省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16年5月以来召开省委常委会7次、省政府常务会议8次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
同时,河北省各市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市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环境保护工作。市级党委常委会共18次、政府常务会共33次研究了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
王毅分析称,更为本质的问题是,地方对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和新问题如何找到新的解决方法,如何更好地找到好的区域发展路径。
目前,河北省已经完成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各市、县均已完成了网格划分和体系建立工作,共建立一级网格(县、市、区、开发区、园区)194个,二级网格(乡、镇、街道)2477个,三级网格(行政村、居委会)50101个,并按要求进行了公开。
此外,河北省是全国首个开展省内环保督察的省份。从2016年5月至2017年底前,河北省要对各市督察一遍,实现全覆盖。目前,已对衡水、廊坊、沧州市开展了督察。